尽管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遭遇关税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智能技术仍然在海外市场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成功激励了一大批智能产品初创公司,尤其是泳池机器人制造商,他们在密切关注关税风险的同时,积极学习并模仿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成功经验。
泳池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泳池清洁设备,能够通过内置的驱动装置和导航系统,在泳池内自主行走,实现高效清洁。近年来,泳池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预测,到2029年,全球自动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9%。
全球约有3000万个私人泳池,其中90%位于美国和欧洲。鉴于此,许多中国泳池机器人制造商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虽然以色列Dolphin、西班牙Polaris、英国BWT和美国Hayward等外国品牌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但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据亚马逊卖家研究工具软件卖家精灵统计,近年来在美国亚马逊上销量最高的100款泳池机器人中,超过一半为中国制造。
中国泳池机器人制造商借鉴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成功的经验,将多种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中,使其功能更加丰富,性价比更高。例如,中国泳池机器人具有长续航电池、环境传感、测绘和导航等功能,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得益于中国成熟的新能源和自动化供应链体系。
然而,泳池机器人市场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包括环境感知与导航、水下驱动与通信、能耗效率、防水与耐用性等方面的性能。现阶段,泳池机器人技术尚不成熟,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仍有待提升,成本也有待进一步降低。
中国泳池机器人企业如能持续创新,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推动上游供应链的发展,促进中国智能制造的其他领域。此外,中国科技初创企业正加速将智能技术应用于除草机、无人机、农业机械等领域,通过快速迭代抢占市场。
尽管目前泳池机器人免征关税,但中国企业始终保持警惕。若未来被征收关税,企业可能需要提高产品价格。长远来看,部分生产可能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但这对初创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中国泳池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企业需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