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一系列全球顶尖的机器人在这里展示了它们的先进技术。
这些机器人包括来自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产品,如德国库卡的移动机器人,可以轻松搬运3吨重的货物;还有瑞士ABB的协作机器人,能够快速开发应用程序。此外,还有一些新晋的机器人,如中科新松的小多机器人,可以书写漂亮的毛笔字;蔚蓝阿尔法机器狗,还能模仿主人撒娇的动作。
机器人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机器人是否最终会取代人类的工作?12月6日至8日在南京举行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或许会给出一些答案。
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主题大会上,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提到“第四次工业革命”。
周济表示:“如果说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那么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场景是机械手臂快速工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产出,而工人们则逐渐离开工厂。电影中的情景也许会在现实中呈现不同的答案。
例如,南京的传统重工业企业扬子石化近年来进行了5G工厂改造。其塑料厂的2号聚乙烯装置引进了自助加料机械臂系统,生产效率提高了15%,作业环境的粉尘减少了90%。被机械臂替代的“蓝领”工人,如今变成了坐在中控室监控和操作电脑的“白领”员工。通过5G全连接,扬子石化建立了设备故障诊断、无人智能巡检等九大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人机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高端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可能会显著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能级。例如,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在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投资了100亿元,继续推进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项目。随着华天新项目的落户,芯爱科技的集成电路封装用高端基板一期项目也将在5公里外的百合路投产。预计到2025年,这个以“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将吸引近2万名人才来到南京浦口发展。伴随人才的聚集,南京首个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也将应运而生,高端商贸综合体、星级酒店甚至名校、大医院也会陆续落户,板块的崛起指日可待。
今年是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的第8个年头。全球顶级的智能制造企业和专家学者为何愿意带着最新的产品和研究成果再次齐聚南京?
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认为:“智能制造是一个集成大系统,主要由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两大支撑系统组成。”这与南京正在通过“智改、数转、网联”三管齐下的智能制造战略相契合。
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南京很早就将智能制造纳入其产业版图。爱波瑞集团总裁赵禹表示:“南京是国内最早在工业软件方面给予企业支持的城市之一,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政策,未来我们也很有可能在南京设立研发团队或子公司。”
如今,在南京,一批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企业群星璀璨。例如,南京菲特晶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动铁耳机原材料占据了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的100%份额,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5%。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销量稳居国产品牌第一,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滚动功能部件”连续10年销量国内第一。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同样出色,集聚了硅基智能、亿嘉和等本土民营企业400多家,产业创新能力全国第四。
南京不仅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还有超过25万名智能制造领域技术人才和600多名领军人才,这些人才正在推动焊接和重载机器人、风电齿轮箱、工业操作系统等领域的自主可控技术突破。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洪海表示:“南京能够连续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凭借其先天优势和强大的产业背景,如今大会已成为智能制造行业的全新风向标。”
智能制造不仅是产业时尚,更是生产变革,正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谁能在智能制造的“长坡”上,滚出“厚雪球”,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
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热烈分享了对智能制造可能带来的全新未来的无限想象。
智能化生产可以更高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指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智能化生产也可以更安全。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冯恩波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从现有“确定性”推及到“不确定性”,以“治未病”的方式促进安全生产。
智能化生产还可以更个性化。加拿大莱桥大学迪隆商学院终身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鲍勇剑表示,智能制造将帮助更多企业实现ESG理念,为每个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无论未来如何,人类都对未来更智能化的生活充满期待。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表示:“从南京到全国、从国内到国际,智能制造的星星之火,终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