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韩国服务业正面临人力短缺的挑战,这为服务机器人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机遇。服务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炸鸡、披萨、汉堡等餐饮行业,并逐渐扩展到屏幕高尔夫球场、台球厅、网吧等多个领域。这些服务机器人中,约有三分之二是中国制造。
据韩国餐饮行业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各类服务场所中的服务机器人数量已超过5000台,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1万台,一年内数量或将再次翻倍。
韩国服务业纷纷引入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原因在于招工困难。餐饮业相关人士指出,自2018年起,韩国最低工资大幅上涨,加之疫情爆发后外卖市场的迅速扩张,服务业劳动力大量转向月收入更高的快递行业,导致难以找到愿意在厨房等艰苦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服务机器人相比人工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经济成本较低。在经济低迷背景下,高昂的人工费用成为服务行业的沉重负担,即便月薪超过300万韩元也难以招聘到员工。相比之下,租用一台服务机器人每月只需支付30万至50万韩元,无需承担员工的四大保险费用,也不用担心员工缺勤或离职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更加经济的选择。
以韩国服务机器人租赁企业B-robotics为例,如果选择36个月的租赁合约,店主每月仅需支付32.6万韩元。若每月租金提升至50万韩元,则36个月后机器人将归店主所有,之后无需再支付额外费用。若选择该公司认证的二手服务机器人,每月租金甚至可降至20万韩元。截至今年4月底,B-robotics提供的服务机器人已进驻1600家店铺,总量超过2000台,相较于去年年底的1500多台,增长了30%以上。
其次,服务机器人在重复性劳动中表现出更高的效率。预计7月在首尔光华门附近开业的汉堡连锁店DOWNTOWNER将配备专门用于烤制汉堡肉饼的机器人。该机器人每小时可烤制约200张肉饼,平均每分钟可烤制3张;而熟练员工烤制一张肉饼则需要大约2分钟,由此可见机器人的效率更高。
此外,服务机器人还能有效避免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例如,在高温油炸食品或烘焙过程中,员工可能面临烫伤的风险,而服务机器人则能显著降低此类安全隐患。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除了用于烹饪之外,还承担着点餐、送餐、回收餐具等工作。部分服务机器人还能接听电话订单、预约任务,甚至在一些商场中为顾客提供引导座位或庆祝生日等附加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应用的服务机器人中,硬件超过60%来自中国。无论是B-robotics公司的“Dillyplate”机器人,还是VD Robot公司提供的“Pudubot”和“Bellabot”,其硬件均由中国企业生产。
尽管韩国本土企业如LG电子和三星电子也在积极研发服务机器人,但这些产品因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大型购物中心、酒店和高档住宅区等高端市场。若韩国企业不能解决价格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未来将不得不继续面对中国市场主导韩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