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日),特斯拉在加州帕罗奥图举办了2022 AI Day活动。活动中,最受瞩目的亮点无疑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原型展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透露,未来擎天柱的产量有望达到数百万台,而其售价可能低于2万美元。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这款机器人将正式投产上市。
擎天柱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在办公室环境中,它可以轻松提起水壶给植物浇水、双手搬运物品到指定位置,并且能够识别周围人员并主动避开。此外,在特斯拉位于弗里蒙特的工厂内,擎天柱已经开始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工程师们为其设定了相应的行动路径。
擎天柱的身体结构非常复杂,拥有28个自由度,相比之下,小米此前发布的首款机器人只有21个自由度。擎天柱的关节采用了仿生学设计,模仿了人类关节和肌腱的形态,手部则设计成符合人体工程学,具备11个自由度。在“感知”方面,特斯拉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并成功应用于擎天柱身上。
行走看似简单,但对于机器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斯拉工程师指出,他们从生物学中汲取了许多灵感,并利用在汽车领域积累的经验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擎天柱已经能够完成行走、上下楼梯、下蹲、抓取物体等动作,并且在受到轻微干扰时仍能保持平衡。在活动现场播放的一段视频中,当工作人员用木棍触碰擎天柱的上半身时,它不仅没有摔倒,反而只是稍微前倾了一下就恢复了平衡。
马斯克认为,机器人需要一个“大脑”,即人工智能。在设计、训练和制造擎天柱的过程中,特斯拉运用了大量的AI技术。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擎天柱的中央计算机。
特斯拉工程师解释说,特斯拉汽车已经配备了FSD(全自动驾驶)计算机,他们希望将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平台结合起来。然而,由于机器人在实际需求和形态上与汽车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擎天柱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学习”人类的动作。例如,在搬运物品的过程中,特斯拉的工作人员通过穿戴设备输入动作,机器人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并逐步掌握了在不同环境下的搬运技能。
马斯克表示,谈到机器人就不得不提经济发展。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通过机器人降低劳动力成本,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未来,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们可以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那些简单重复的任务则可以交给机器人完成,这样对人类而言将成为一种选择而非必需。
通过上述改写,我们保留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和价值点,同时对文本进行了精简和结构调整,使其更加紧凑易读,并避免了与原文过于相似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