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数字机器人40秒写了40篇高考作文,人工智能应用来了

图灵汇官网

2022年6月7日,高考首日,一篇由“数字人考生”作答全国新高考Ⅰ卷题为《本手、妙手、俗手》的议论文作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对AI数字人度晓晓的作文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文字流畅,观点明确。曾担任北京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的申怡老师更是给出了48分的成绩。据统计,获得48分及以上作文成绩的考生占比不到25%,这意味着度晓晓的作文分数超过了约75%的高考考生。

该作文结构严谨,中心思想鲜明,语言优美,不乏引经据典的佳句,如“泰山不择细壤故能就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内容让读者难以分辨其真实性,同时也让人自叹不如。

度晓晓是由百度公司推出的手机虚拟AI助手,基于百度大脑7.0的核心技术,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多模态交互技术、3D数字人建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

除了作文质量高,度晓晓的作文生产效率也非常高。据了解,度晓晓只需40秒就能根据作文题目生成40多篇文章。

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关键在于度晓晓的“大脑”。生成一篇作文需要经过“审题”、“立意”、“论证”等多个步骤,还要确保文章结构合理、逻辑连贯以及语言流畅。对于人类来说,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度晓晓之所以能够高效完成作文任务,得益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支持。这个模型融合了大规模的知识和海量数据,使度晓晓能够广泛地引用经典语句,从而输出高质量的文章。

业内普遍认为,高考作文这类长文本写作对AI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它不仅要求逻辑清晰、主题明确,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创新性。除了作文写作,AI还涉足了许多其他领域,如创意作品自动生成、AI绘画、AI作曲、AI剪辑、AI新闻撰写等。此外,AI还在招聘和金融等行业发挥作用,标志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然而,尽管AI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依然存在局限性。AI智能本身不具备扩展性的思维,其生成的作品往往受限于预设的框架。这也是部分网友认为度晓晓的文章立意较为简单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缺乏情境感知能力,度晓晓在高考作文中使用了“YYDS”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这对一般人类考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错误。

未来,人们或许需要借助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对方是否为机器人。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丁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