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年底走向市场!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回春

图灵汇官网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牛海涛教授通过远程控制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的“妙手”手术机器人,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牛海涛教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手术机器人能够精准复制他的每一个动作,从而顺利完成手术,避免术中出现明显的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牛海涛教授精湛的医术,还得益于“妙手”手术机器人的精准操作。据了解,这种“主刀医生+国产机器人”组合手术已经在中国成功实施了168次,均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精度更高,医生可舒适完成手术

“妙手”手术机器人是一款全新的国产自主研发设备。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手术机器人操作更为精确,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误差。天津大学的王树新教授指出,“妙手”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360度自由旋转和摆动,有效消除操作者的手部抖动,使医生能够进行精细的缝合和打结操作。此外,手术机器人还能将手术视野放大数倍,提供三维立体图像,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更清晰的视野,显著提高了手术质量。更重要的是,借助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坐着完成手术,从而更好地应对长时间复杂的手术任务。

打破国外垄断,解决成套技术难题

手术机器人融合了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被誉为微创外科手术领域的革命性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成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后期维护成本,许多医疗机构难以承受。因此,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问世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与威高机器人合作研发的“妙手”机器人不仅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硬件、软件、材料和系统设计方面实现了全面自主研发。与进口手术机器人相比,“妙手”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突破了微创手术机械多自由度丝传动解耦设计、操作手可重构布局原理与实现、系统异体同构控制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成套技术难题。此外,它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大幅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克服落地障碍,“妙手”即将进入市场

“妙手”手术机器人在技术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实现了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创新。例如,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这款机器人曾与远在700公里外的主刀医生合作,成功完成了远程缝合鸡蛋膜的任务,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

尽管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技术与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然而,要实现医疗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克服诸多障碍。例如,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化、市场化需要较长时间的验证和完善,同时还需要获得多项行业认证。此外,公众对医疗机器人的认知程度也有待提高,医疗体系尚未将此类设备广泛纳入医保范畴。

不过,经过不断努力,“妙手”机器人将在今年底正式推向市场,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目前,“妙手”系统已申请了60多项专利,其中40多项已获得授权。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蓝桥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