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迷信家等摘取2021年SAIL大奖,它们背后有何绝招?

图灵汇官网

备受全球人工智能界瞩目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杰出人工智能引领者(Super AI Leader,简称SAIL奖)即将在大会开幕式上揭晓。今年的获奖名单包括利物浦大学的机器人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鲲云科技的高功能数据流AI芯片CAISA,以及浙江大学的数字创意智能设计引擎。此外,还有朱明杰、吴飞和卢策吾撰写的论文《中国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也荣获了该奖项。

SAIL奖每年颁发一次,被誉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斯卡奖。它致力于打造高规格、国际化的奖项,引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能够从众多全球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奖项目无疑具备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将材料合成制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人工智能在高维空间中的思考能力与研究人员在多维空间中进行实验的能力并不匹配。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大脑”和人类的“手”之间存在脱节。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种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利物浦大学开发的机器人科学家,通过将人工智能与实验紧密结合,实现了研究过程的自动化。这款机器人配备了定制的灵活机械臂,可以与大多数标准实验室设备互动,并能在人类同事和障碍物间自由移动。这不仅提高了AI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还实现了实验室自动化模式的转变。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推出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成功突破了美国对脑机接口出口管制的限制。脑机接口是认知脑功能和治疗重大脑疾病的关键技术。目前,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长期记录稳定性差、带宽不足和植入创伤大。上海微系统所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实现了单电极器件集成2640通道,电极可以微创植入,创口小于0.7毫米,小鼠颅内工作稳定长达8个月,部分关键指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鲲云科技的高功能数据流AI芯片CAISA,展示了中国在芯片技术上的追赶步伐。作为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数据流AI芯片,CAISA芯片采用数据流技术,实现了CNN算法的连续运算,最高可达95.4%的芯片利用率。在相同的峰值算力下,CAISA芯片的实际算力是同类GPU产品的三倍以上。这一技术突破减少了对芯片制程工艺的高度依赖,使其广泛应用在智慧安防、智慧油田、智能制造和智慧电网等领域。

浙江大学的数字创意智能设计引擎将AI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绚丽的应用成果。该引擎收集了上百万幅国画、30多万枚印章、7万多幅书法作品和1万多段民族音乐,支持包括墨染(国画计算)、兰亭(书法计算)、点石(智能篆刻)、神笔(创意绘画)、飞影(智能剪辑)、逸动(动态图标)和余音(音乐生成)在内的七个智能设计模块。这些模块支持多模态创作,快速生成平面素材和合成短视频,赋能阿里巴巴鹿斑智能设计系统,服务了数千万中小商家;还支持了亚运会文化宣传系统的“智能亚运一站通”小程序,服务了数万名用户。

自去年起,SAIL奖与青年优秀论文奖合作,评选出优秀论文纳入SAIL获奖项目。此次获奖的论文《中国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全面介绍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其发展情况,指出了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伦理道德方面面临的挑战。该论文描绘的人工智能生态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闲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