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聚焦: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2023年全球机器人报告》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揭示了中国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于2022年安装了290,258台机器人,同比增幅达到5%,刷新了前一年的记录。香港《亚洲时报》近期报道指出,机器人技术对于提升生产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的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率是美国的12倍。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副秘书长陈丹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透露,尽管外资品牌如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等在华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其份额正在逐渐下滑。自“十三五”规划启动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本土品牌的替代进程持续加速。据陈丹介绍,从2012年的90%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到2022年的37%,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且产品已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的国产化进程正逐步推进。然而,据TE智库报告显示,这些部件的成本在整体机器人成本中占比近70%,其中减速器(包括RV减速器与谐波减速器)的成本最高,约占35%,且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成为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积极寻求自主替代解决方案。例如,国内已实现RV减速器的批量生产,特别是针对中小负载的应用,但面对大负载的需求,与日本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此外,日本领先的企业如发那科、安川电机、川崎重工、大福及SMC等,合计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占据着约29.5%的市场份额。
在芯片领域,虽然工业机器人对芯片制程的要求相对较低(28纳米即可),但对稳定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较高。陈丹指出,当前中国在机器人芯片领域仍依赖进口,主要是由于过去国内机器人产量较小,市场容量有限,导致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然而,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机器人芯片。人才短缺被识别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预计在10至15年左右,目标是在五年内缩小这一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个部门于年初联合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提升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增强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当前,中国已有300多家从事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的企业,其中约有10家头部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企业如埃斯顿在锂电、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其研发的大负载机器人系列;国产品牌埃夫特则宣布工业机器人产销已达1万台,展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