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短期过于乐观而长期过于悲观

图灵汇官网

标题: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与资本热潮的交汇

导语:随着大模型成为新一代产业浪潮的核心驱动力,人形机器人正逐渐成为这一技术革命的典型载体。据公开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迎来19起融资,融资总额达到26.7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65.5%。而2024年上半年,这一领域内的投融资事件已累计至13起,总融资额超过25亿元。投资方涵盖风险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以及政府资金。

分析指出,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热,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热潮颇为相似。然而,政府及国有资本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参与。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表示:“政府在早期阶段的介入,确实反映了与自动驾驶创业潮显著不同的发展趋势。”

王光熙认为,这一趋势的背后,既有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近年来,国有资本在新兴产业创新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也有技术本身的挑战——人形机器人作为早期行业,其复杂性远超自动驾驶,需要跨领域、系统的整合与支持。他表示:“政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介入,既体现了对产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技术难题的响应,这种深度参与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例如,江浙沪地区凭借其丰富的产业链条和成熟的商业生态系统,倾向于从商业化目标出发,而北京则侧重于构建框架性政策,通过构建平台型产业生态,引领技术创新。

供应链的集聚效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尤为重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电机、电控、电池等领域形成了高集中度的产业链,这些优势为机器人零部件的复用提供了基础。此外,人形机器人在大脑和小脑两个技术分支的发展路径也正在探索中,未来可能形成更为紧密的融合。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前景备受关注。短期内,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期待过于乐观,而长期则可能过于悲观。王光熙提醒,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进展。对于商业化路径,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通用化程度和成本将是关键考量因素。

总结:人形机器人作为新技术与资本的交汇点,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的潜力,也揭示了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复杂而动态的关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金凤霞
    下一篇

导读:铅笔道9月9日消息,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湃特纳(佛山)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新增投资,投资金额为6.25万元,投资比例为2.5641%。 东莞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