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汇 12 月 24 日消息,据晚点 Auto 报道,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近期将进行多项重要的人事调整,涵盖交付团队以及“端到端”团队等多个领域。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变动主要是由于蔚来智能驾驶系统的交付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端到端”智驾方案的实施进度也较为缓慢。
报道指出,蔚来智能驾驶部门下辖十多个子部门,此次调整主要影响大模型部、部署架构与方案部、时空信息部等部门的领导层:
此外,被替换下来的彭超和秦海龙将转型为方案负责人,组建虚拟团队,专注于产品交付,向任少卿汇报工作。
蔚来的人工智能平台将继续为智能驾驶的研发提供云端算力和数据闭环等基础设施支持,该平台的负责人仍为白宇利。
针对这次人事变动,蔚来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将先进的功能呈现给用户,同时适应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从而做出的战略调整。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未来蔚来智能驾驶部门将划分为技术委员会、资源管理和方案设计三个部分。其中,方案负责人将不再直接管理团队,也不再承担核心业务职责,但他们依然能够参与团队成员的绩效评估。
另一位熟悉蔚来内部情况的人士指出,新成立的技术委员会将起到中台的作用,增强平台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另一名知情人士则认为,这种调整后的架构更像是一种“备战结构”,旨在加速“端到端”智驾方案的量产进程。
本月早些时候有消息称,蔚来计划在2025年1月推出Banyan 3.1.0版本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将首次应用端到端的大模型架构,标志着蔚来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努力虽然起步较晚,但正逐步取得进展。
图灵汇此前报道,蔚来已经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款车规级5nm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蔚来神玑NX9031”的流片工作,这意味着蔚来已经在硬件芯片和底层软件设计方面实现了自主开发。
据透露,这款芯片集成了超过500亿个晶体管,采用了32核CPU架构,配备了LPDDR5x 8533Mbps速率的RAM,具备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每秒可处理高达6.5 G像素的数据,处理延迟小于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