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酷!全球10款无座舱式无人矿卡图鉴

图灵汇官网

中国有哪些代表性的无人驾驶矿车?

全球矿区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第一台自动驾驶矿用卡车问世。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内外矿区无人驾驶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数千辆无人矿车。此外,各种无人驾驶矿车车型也经历了从“改造”到“制造”,再到“创造”的演变。其中,“无座舱式”设计已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以下是几款具有代表性的无座舱式无人矿车产品。

小松集团 - 遥控自卸矿车

小松集团成立于1921年,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制造商之一。2016年,小松推出了一款遥控自卸矿车,这被认为是全球首款无座舱式无人矿车。该车长15米,有效载重230吨,最大功率2700马力,最高时速64公里/小时。它采用了四轮驱动和四轮转向技术,提升了车辆的控制性和可操作性。

斯堪尼亚 - ALX无人矿车

斯堪尼亚成立于1891年,是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斯堪尼亚发布了完全自主无人驾驶卡车——Scania Axl概念车,主要针对矿山和封闭式工地。该车配备了摄像机、雷达、激光雷达和GPS接收器,采用可再生生物燃料的内燃机进行驱动,实现了完全自主无人驾驶。

沃尔沃建筑设备 - TA15自主运输车

不同于卡特彼勒和小松集团推出的大型无人驾驶自卸车,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推出的TA15自主运输车体积较小,没有驾驶室,具备4轮驱动和转向功能,可以双向行驶。尽管只有一侧卸料,但其在采石场和破碎后的矿产物料无人运输市场上表现良好,已在瑞典一家钢厂进行了试点应用。

中科慧拓 - 载山CarMo智能矿山运载机器人

中科慧拓联合推出的“载山CarMo”智能矿山运载机器人,不仅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5%,还具备矿山大数据体系和深度学习能力。它能够与传统无人驾驶宽体车、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协同作业,平均拉运量提高5%,指挥调度效率提升15%,运输效率提高10%,单机综合能耗节约成本67.8%,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吨。

路凯智行 - Alpha 90露天矿用运输机器人

路凯智行推出的“Alpha 90”采用正向开发流程,通过车规级自研软硬件域控在业内率先实现了设备安全闭环架构。该车配备了一体化传感器支架及局部感知优化方案,缩短了装配时间,大幅提升了部件使用寿命和设备的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Alpha 90”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哈密大南湖二矿成功研发并投入生产运营。

伯镭科技 - 电牛Ebull无驾驶室换电无人矿卡

伯镭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通过自动驾驶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提供企业级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伯镭科技推出的无驾驶室换电无人矿卡“电牛Ebull”配备了422kWh大容量电池,补能仅需5分钟,实现了矿区生产本质安全。根据测算,每台伯镭电牛每年至少为业主节省20万元人力成本和30万元能耗成本。

徐工 - ZNK系列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和XDR80TE-AT纯电动无人驾驶三桥自卸车

徐工推出的第二代“ZNK”智能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外形更加具有工业风和辨识度。在技术方面,升级版继承了第一代的优势,完成了线控底盘系统机电液多源高精线控转向和制动系统的开发,保证了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在矿区使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纯电动无人驾驶三桥刚性矿车XDR80TE-AT配置L4级别的车载自动驾驶系统,是适应矿山产业绿色节能要求的智能化、新能源矿用运输设备,可实现短距离遥控、远程操控、无人智能驾驶三种模式自由切换,满足不同工况需求。

跃薪智能 - 无人双向矿卡

2020年11月,跃薪智能为水电八局量身打造的纯电动无人双向矿卡正式交付雄安项目,并进驻骨料加工系统工地现场。该车节能效果显著,爬坡能力提高45%,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营效率。据称,跃薪智能第四代无人纯电动矿卡可有效增加20%的运载量;双向行驶无需掉头,提高了安全性,缩短了运输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约15%。

结语

近年来,中国矿区无人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正逐步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这些无座舱式无人矿卡大多是在2023年推出的创新产品,并已投入实际运营。随着行业规模订单量的不断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更多关于中国矿区无人驾驶发展的详细情况及未来趋势,请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和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即将发布的《2023-2024年度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华尔街见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