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2024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再次提到“无人驾驶是忽悠”的观点。他解释道:“无人驾驶现阶段不具备落地条件,无论是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成熟度来看,都还不成熟。”
王传福指出,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常被混淆,但实际上两者不同。真正的智能化应当建立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即“智电融合”。虽然无人驾驶尚未成熟,但智能驾驶已经在逐渐普及。
当天,比亚迪宣布了全新的智能化发展战略——整车智能。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其璇玑智能化架构,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璇玑AI大模型,该模型覆盖了车辆的三百多个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汽车各个领域。
“真正的智能是整车智能,而比亚迪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王传福强调。
据了解,目前比亚迪已销售超过260万辆配备L2级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2023年,比亚迪在售车型中,智能驾驶系统的搭载率超过57%。根据规划,比亚迪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在腾势N7车型上推出城市领航和高速领航功能;第三季度则会在仰望U8车型上推出城市领航功能。
官方数据表明,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超过4000名工程师团队,其中包括1000多名算法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以及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2024年,比亚迪将推出十余款配备激光雷达的高级智能驾驶版车型。未来,比亚迪将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上提供高级智能驾驶系统选配,30万元以上的车型则会标配高级智能驾驶系统。”王传福表示。
此外,比亚迪还在1月16日晚宣布与大疆合作,共同开发全球首款集成车载无人机的产品。这款产品采用了一体化车规级无人机库,支持智能收纳、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了302.44万辆,同比增长61.9%。“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础,没有电动化的支撑,智能化就像危房一样脆弱。”王传福补充道,未来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资1000亿元。
事实上,在智能化竞争进入下半场后,各大车企都在加大资金投入。除了比亚迪,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在新能源、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投入超过800亿元;上汽集团则宣布在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投资3000亿元,全面转型为高科技企业;小米汽车也在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上投入了47亿元,并组建了超过1000人的专业团队。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智能驾驶是小米重点投入的新兴领域。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2024年,汽车智能化有望复制手机智能化后的消费提升路径,带来额外的购车需求。同时,智能驾驶也将从高端车型逐步普及至中低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