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小橦
在港科大的校园里,王鲁佳和她的团队正在对无人车进行最后的调试。这些无人车配备了超高清精准地图、云端调度系统、环境感知和路径自主规划等功能。王鲁佳介绍,Hercules(一清夸父)无人车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导航和车联网功能。
“安全性是无人驾驶最受关注的问题,”王鲁佳强调。无人车配备了360度多传感器融合的防碰撞系统,确保全方位感知环境。此外,车上还配备了激光雷达,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算力平台则综合传感器数据做出决策,确保车辆以厘米级的精度执行控制命令。轮速传感器也能监测车体运动,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车辆可通过车联网功能,将行驶过程中的检测信息上传至云端,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接管。
经过22个月的专业测试后,这款由港科大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与一清创新联合研发的Hercules无人车,在今年8月29日获得了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颁发的全港首张无人驾驶公开道路通行许可证。
王鲁佳坦言,尽管已获得牌照,但在香港,无人车仍主要在科技园、公园和校园等相对封闭的区域运行。香港的路况复杂,对无人车上路许可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长时间的安全性能测试。
“下一步应着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王鲁佳表示,港科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内地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产学研链条。例如,今年7月28日启用的广州南沙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就采用了由港科大无人驾驶团队研发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通过智能运算,这些无人车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成本。
作为海港城市,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的码头与广州港在内的大湾区港口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王鲁佳认为,港科大可以在技术领域发挥作用,而深圳等大湾区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也非常强,可以广泛应用港科大自动驾驶中心研发的技术,推动技术进步,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
“在香港获得正式牌照,是一个好的起点,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采访当天,Hercules正在进行校园内的指定路线测试,王鲁佳打开电脑,设定好三维地图,无人车再次进入运行轨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