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测!不到1分钟,在成都路边打到无人驾驶汽车

图灵汇官网

自动驾驶技术在成都快速推进

自22日上午9点起,“萝卜快跑”在成都启动示范运营。此次示范区域为新川创新科技园,覆盖面积达10平方公里,设有20个上下车点。

“所有车辆目前均为免费使用。”百度智能交通四川业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期将投入8辆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

亲身体验:最多可载三人,上下车点位固定

红星新闻记者首次体验是在AI创新中心B区站点。这个站点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内,周围有许多科技公司,一些年轻人已经注意到了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

打车流程简单: 只需通过萝卜快跑APP、小程序或直接进入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打车入口即可一键叫车。

不过,上下车点位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后台设定好的20个点位。负责人表示,初期站点主要服务于商业区、住宅区、科技园区和大运会体育馆,后期将根据运营情况动态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区域内用户的通勤和短途接驳需求。

下单后不到20秒,系统便将订单分配给了停在地图标注的上车点的一辆白色红旗新能源车。尽管距离车辆还有约30米,但车辆并未自动驶向乘客。

“自动驾驶车辆严格按照后台设定的点位停车,其他区域暂时无法进行上下客操作。”负责人表示,未来会根据乘客的体验和习惯增设更多点位,方便市民上下车。

车内设施及行驶体验

进入车内,记者发现后排座椅后方有两个平板电脑。乘客上车后需在平板中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确认后车辆才开始行程。

行驶过程中,平板电脑会实时显示车载雷达检测到的行人、车辆,以及行程距离、预计通行时间和地图等信息。记者注意到,车辆驾驶座上有一名安全员,但其双手并未控制方向盘,车辆完全由AI系统操控。

“安全员的主要职责是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确保在必要时能及时采取措施。”负责人解释道,根据成都市发布的相关规定,安全员必须在车内始终监控车辆。

记者体验时,车辆在遇到前方车辆侵入车道时,自动进行了刹车,并通过语音播报提醒乘客。

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严格遵守道路限速规定,平稳行驶,几乎与人工驾驶无异。

商业化运营前景展望

目前,这条示范线路仍处于免费阶段。

据了解,这些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配备了1颗激光雷达、2颗毫米波雷达、9个摄像头和1组超声波雷达,并前装了定制版OBU(车载单元),能够实现L4级车路协同感知驾驶。

此外,车辆周身安装的9个摄像头可实时监控行驶状态,确保乘客安全。安全员和后台工作人员也会随时介入,避免危险发生。

在成都,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今年2月,成都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正式发放,包括4辆纯电动城市客车和8辆纯电动轿车。其中,这8辆轿车正是四川首批获得牌照的自动驾驶汽车,此前已完成了4个多月的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超过10万公里。

3月,成都市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高新区和龙泉驿区的约50公里公共道路被指定为测试路段。

百度智能交通四川业务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应用场景的不断验证。Apollo平台虽然已具备多种道路自动驾驶能力,但仍需不断学习和迭代。

近期,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将在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放30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

不过,负责人也强调,即便各地政策推进进度不同,持续的测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未来,萝卜快跑将在成都不断增加路线、推荐上下车点和运营时段,以更好地满足用户日常出行需求。”

成都市经信局表示,下一步将在成都高新区和龙泉驿区的核心区域,加快推动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专用无人作业车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在确保市民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出行效率,并积极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邹悦

编辑 谭王雨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闫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