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的短视频竟被它“看懂”了?无理解,不AI

图灵汇官网

或许你还认为视频只能通过用户的间接数据来理解,但实际上,AI也能直接“看”懂视频内容。当你观看短视频时,其实是在接触AI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你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智能推荐和分发系统的功能,但AI在短视频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

事实上,从视频录制到编码,再到内容理解和用户画像构建,直至审核过滤和推荐分发,AI几乎覆盖了每个环节。特别是视频理解这一环节,AI能够“看”懂视频内容,而不仅仅是依赖用户行为数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快手AI技术的奥秘。

视频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难题。为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通常会给视频打上标签。以下是几种常见方法:

  1. 人工添加标签:发布者手动添加标签,虽然简单,但容易出现未标注、弱标注或误标注的情况。审核人员逐个标注视频,对于每天产生数百万条视频的平台而言,这将耗费大量人力成本。

  2. 依靠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推荐,例如,根据相似用户画像推荐视频。这种方法无需复杂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效果也不错,目前十分流行。

  3. 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和视频内容理解: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和视频内容,利用多模态技术进行分析,这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种高深的视频理解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又将走向何方。

从最初的基础物体识别开始,科学家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图像数据库——ImageNet,用于训练AI的视觉识别能力。在ImageNet挑战赛中,参赛队伍的图像识别准确率已超过95%。这项基础技术不仅提高了短视频的趣味性,还推动了一系列创新应用,如“快手时光机”、“跳舞机”等。

如今,AI不仅能识别图像中的物体,还能理解视频内容,包括人物的动作、情感和场景。例如,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快手科技展示了如何利用AI找到与用户相似的虚拟形象。当用户上传视频后,AI会对视频内容进行理解,提取面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年龄、性别和颜值等信息。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AI将在情感理解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目前,AI已经在无人驾驶、影评和虚拟伴侣等领域展现出潜力。尽管现阶段AI的情感理解能力有限,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总之,AI在视频理解方面的应用正逐渐成熟,并将在未来带来更多惊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未来AI的看法。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马上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