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固收:湖北143家城投平台详尽数据挖掘

图灵汇官网

湖北省经济财政状况及城投平台分析

经济财政状况

湖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21年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0013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GDP增速高达12.9%,位居全国第一,主要因为2020年疫情导致基数较低。2021年湖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283亿元,排名全国第十二位,增速为30.7%,同样位居全国首位。尽管如此,若与2019年数据对比,两年平均增速仍为-1.6%,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税收收入占比为78%,位居全国第七,较2020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湖北省债务率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2021年城投债务率为664%,政府债务率为363%,分别排在全国第七和第十五位。2021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较2020年下降了116.9和37.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长。

各地级市经济状况

湖北省下辖13个地级市,根据2021年GDP规模可划分为四个梯队:武汉作为第一梯队,GDP为17717亿元,约占全省GDP总量的35.4%;襄阳和宜昌属于第二梯队,GDP介于5000亿至5400亿元之间;荆州、孝感、黄冈、十堰、荆门属于第三梯队,GDP在2000亿至2800亿元之间;黄石、咸宁、恩施州、随州、鄂州属于第四梯队,GDP在1000亿至2000亿元之间。

2021年,湖北省各市GDP增速均超过10%,GDP均已恢复并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其中,宜昌GDP增速高达16.8%,排省内第一,两年平均增速为5.5%;咸宁和襄阳表现也较为突出,增速分别为15.0%和14.7%,排省内前三。随州、恩施州、十堰、荆门GDP增速相对较低,均在12%以下,排省内后四位。

财政状况

2021年,武汉财政实力较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79亿元,位居省内第一,占全省48.1%,遥遥领先其他地级市,增速为28.3%,恢复并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税收占比为85.6%,同样排省内第一,较2020年上升0.9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提升20个百分点至71%,提升幅度排省内第一。债务负担方面,2021年城投债务率为521%,政府债务率为353%,分别排省内第六和第九位,处于中下游水平。

债务状况

2021年,湖北省城投债务率为664%,政府债务率为363%,分别较2020年下降116.9和37.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宜昌、黄石、襄阳、随州2021年城投债务率下降超过100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及金融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2日,湖北省注册地A股上市公司有132家,总市值达14572亿元,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基础化工和电力设备五大行业。武汉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均大幅领先,有7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7000亿元,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近一半。其余地级市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较少,其中随州、鄂州、黄冈、咸宁仅有1家上市公司,市值也较低,不足100亿元。

湖北省银行金融资源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有79家城农商行,数量排全国第十位。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农商行总资产近1.2万亿元,占全省70%以上。宜昌、荆州、十堰、黄冈、襄阳和孝感城农商行总资产介于400亿至750亿元之间,其余地级市均在250亿元以下。

城投债概览及主要平台梳理

2021年,湖北省城投有息债务中非标、债券和银行贷款占比分别为8.6%、29.1%和62.3%,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大部分地级市非标债务占比小于10%,仅武汉、恩施州和黄石非标债务占比超过10%。2021年,湖北省城投平台存量债余额为6791.9亿元,涉及发行人143家。从发行人主体评级来看,以AA及以下平台为主,共101家,占比达70.6%;AAA和AA+平台分别为8家和26家,占比分别为5.6%和18.2%。

从区域分布来看,武汉、省本级、黄石、襄阳、宜昌存量债余额在500亿元以上,合计占比74.9%。其中,武汉和湖北省本级余额较大,超过1300亿元,分别涉及31家和5家平台。黄石、襄阳和宜昌平台数量也较多,为12-18家。其余地级市城投债规模较小,不足400亿元,除荆门、荆州和孝感外,平台数量不超过8家。

湖北省主要城投平台梳理

我们重点选取了城投存量债规模较大的省本级、武汉、黄石、襄阳和宜昌,分别从产业结构和平台概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近两年湖北省层面和各地级市层面国企整合动作较多。

1. 省本级

湖北省本级共有5家存量债平台,分别为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鄂交投”)、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鄂联投”)、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鄂长投”)、湖北联合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交通”)、湖北楚天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楚天交通”)。2021年12月,湖北省开始了一轮力度较大的省属国企改革,以“突出主责主业、注重国企功能、聚焦创新发展”为原则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目标将37户省属企业整合为15户。其中,鄂联投与湖北工建、清能集团、宏泰城发“四企合一”,组建了新的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鄂交投和鄂长投也有股权和资产的划入、划出操作。

2. 武汉市

武汉为湖北省省会,被誉为“九省通衢”,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13个区。2021年,武汉GDP为17717亿元,占全省GDP的35.4%。武汉三次产业占比由2020年的2.6:35.6:61.8微调至2021年的2.5:35.0:62.5,第三产业占比较高。武汉主导产业加速更替,由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加快向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支柱产业转变。武汉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高端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十年增长163%,已突破3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规模十年实现翻番,已跨越3000亿元台阶。

武汉共有31家存量债平台,其中市级平台8家,区县级平台11家,国家级园区平台9家,其他园区平台3家。市级平台按职能大致可以划分为基建、水务、交通、文化旅游四类。

3. 黄石市

黄石是鄂东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是华中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有着“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等美誉,下辖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4个区,大冶市1个县级市,阳新县1个县。黄石三次产业占比由2020年的7.2:44.3:48.5调整为2021年的6.8:45.4:47.8,第二产业占比上升。黄石九大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电子信息、能源、纺织服装,2021年完成产值2174.6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8.66%。

黄石共有12家存量债平台,其中市级平台5家,区县级平台3家,国家级园区平台3家,其他园区平台1家。5家市级平台分别为黄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黄石城发”)、黄石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石城投”)、黄石市众邦城市住房投资有限公司(“众邦住房”)、黄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黄石国资”)、黄石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黄石交投”)。2021年10月,黄石国资委重组整合众邦住房和黄石交投,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黄石市东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楚投资”),上述两家公司控股股东由黄石国资委变更为东楚投资,实际控制人仍为黄石国资委。

4. 襄阳市

襄阳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下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3个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3个县级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3个县。襄阳三次产业占比由2020年的11.3:42.8:45.9调整为2021年的10.4:44.5:45.1,第二产业占比有所提升。襄阳拥有汽车和农产品加工2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汽车产业集聚东风日产、PSA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00余家上下游企业,2021年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实现产值超过2300亿元。襄阳未来将构建“144”产业集群,即打造1个4000亿级汽车产业,4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4个500亿级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健康、现代化工)。

襄阳共有12家存量债平台,其中市级平台3家,区县级平台7家,国家级园区平台2家。3家市级平台分别为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汉江国投”)、襄阳市住房投资有限公司(“襄阳住投”)、湖北襄投置业有限公司(“襄投置业”),其中襄阳住投和襄投置业均为汉江国投子公司,襄投置业目前仅存续私募债。

5. 宜昌市

宜昌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下辖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5个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3个县级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3个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个自治县。宜昌三次产业占比由2020年的11.0:40.2:48.8调整为2021年的10.9:41.9:47.2,第二产业占比上升1.7个百分点。绿色化工是宜昌第一支柱产业,总产值超千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其中宜化集团磷复肥居国内前三,兴发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十四五”期间,宜昌将打造“三六三”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清洁能源、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六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氢能、数字经济、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三大战略产业。

宜昌共有18家存量债平台,其中市级平台6家,区县级平台11家,国家级园区平台1家。2022年1月开始,为统筹资产资源、优化资本布局,宜昌国资委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将13家出资企业整合为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城发”)、宜昌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宜昌产投”)等6家企业。新组建的宜昌城发,整合了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宜昌城投”)、宜昌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宜昌交旅”)、宜昌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宜昌交投”)等。新组建的宜昌产投,以宜昌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国投”)和宜昌高新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而成。

风险提示

数据口径有偏差:由于城投平台相关数据从评级报告、募集说明书或者财务报告中获取,数据披露口径可能不同,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城投平台信息不全:本文只分析了有存量城投债的平台,由于数据不可得,未发过债的城投平台没有纳入分析,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具有局限性。

城投相关政策超预期:如果城投相关政策超预期收紧,叠加还本付息压力较大,信用风险将上升。

本文旨在提供全面的湖北省经济财政状况及城投平台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Ai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