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打造“韧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智慧住区、深入推进 5G + 车联网

图灵汇官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1月26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旨在提升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具体目标如下:

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对韧性城市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韧性城市,城市的安全韧性将不断提高,城市运行将更加安全、有序、智慧和高效。

指导意见包含11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发展智慧住区、推进5G+车联网等。以下是主要任务的概述:

一、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深入进行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市政基础设施的现状和运行情况。编制智能化建设和改造计划,对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防、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的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能力。

二、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以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城市出行改善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深入推进5G+车联网发展,逐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完善程度。

三、发展智慧住区

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支持智能信包箱等自助服务终端的布局,鼓励对住区人员、车辆等进行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商圈,建立健全数字赋能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

四、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依托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全面动态掌握房屋建筑的安全隐患,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强化数据共享,逐步建立健全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

五、开展数字家庭建设

以住宅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统一的操作系统生态,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加强住宅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住宅设置智能产品。

六、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协同水平,推动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和自动化施工机械的应用。

七、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测绘遥感等领域的信息开放共享,汇聚基础地理、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据和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搭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八、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加快构建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体系,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城市运行数据的共享。

九、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

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资源,加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十、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建立。

十一、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传感设备和智慧应用的安全管控,推进安全可控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强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邻章
    下一篇

IT之家 12 月 10 日消息,诺基亚在2015年发布了 OZO全景VR摄像机,然而到了 2017 年,诺基亚退出了这一市场。而如今诺基亚重新进入这一领域,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 5G 技术的 8K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