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南宁成功举办了“2023广西鲲鹏昇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此次大会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计算中心在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南宁产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数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全国各地纷纷加大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广西正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之中,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东盟国家的应用和发展。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二级巡视员杨俭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采用了“两中心四平台”的模式,以端到端自主创新的方案服务于政府、产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该中心不仅为南宁市和自治区提供普惠算力,也为东盟国家单位提供服务。这将为广西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重点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发展。
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熊华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多种措施,如设立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引进、拓展应用场景等,与中国—东盟国家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华为-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的成立,为南宁市打造成为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数字产业之都奠定了基础。
华为全球数据中心Marketing与解决方案总裁邱峰在讲话中强调,华为专注于根技术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算力支持,并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战略。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鲲鹏产业生态的发展,已印发《加快鲲鹏产业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前,已有192家单位通过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完成了455个鲲鹏解决方案的适配认证,并在23所学校开展了鲲鹏人才培养合作。此外,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调研了120多家高校和企业,服务区内企业和高校,孵化了多个应用场景,如智慧林业和智能制造等。
数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韦宇提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试运行期间,已有14家企业上线使用其算力,涵盖了智能制造、卫星遥感、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未来,该中心将继续优化算力供给、促进应用落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导产业发展,为广西人工智能行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打通了AI+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自试运行以来,该中心与多家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了8个代表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仅涉及广西本地的产业需求,也涵盖了东盟市场的需求。解决方案涵盖了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慧养老、自动驾驶AGV和机器人等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平台。
在广西,鲲鹏计算产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断扩展应用生态圈。会上,《广西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发展白皮书(2023年)》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研究了广西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此外,广西第四届鲲鹏应用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也在会上举行,多家企业和高校获得了奖项。
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在指导下,华为-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智能化升级。近年来,该创新中心已赋能超过300家企业,打造了25个标杆案例。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中心累计培养了5000名数字化人才,并发布了《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华为云服务资源申请使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未来,该中心将进一步关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校的多层次人才培养,助力南宁市数字经济发展。
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支持下,华为将继续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战略,推动以鲲鹏和昇腾为核心的计算产业生态发展。以数字创新为引领,华为将与更多生态伙伴和客户共同努力,推动数字广西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和东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