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网络恐怖主义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恐怖主义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简单利用网络进行联络,到利用加密数字货币和高级加密通信手段传递资金和信息,恐怖袭击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各种恐怖主义在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融合,恐怖组织的去中心化趋势也愈发明显,这些变化极大地加剧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危害。
一、网络恐怖主义的发展概述
(一)网络恐怖主义的现状
1. 网络恐怖主义的范围
互联网的诞生为恐怖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尽管各国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界定仍存在困难。在中国,多数学者认为恐怖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并以暴力或与暴力相关的手段实施犯罪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危害公共安全,比普通违法行为更具社会危害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网络恐怖”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控制与恐怖主义的结合”。2001年,美国将网络恐怖主义定义为“对计算机、网络及其存储信息发动攻击或提出攻击威胁,以此来恐吓、胁迫政府和民众,实现特定的政治或社会目标”。然而,这种定义将网络恐怖主义等同于网络恐怖袭击,忽略了以网络为工具的恐怖活动的广泛存在,也包含了网络激进主义和极端主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网络恐怖主义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二是以网络为攻击目标。在部分情况下,这两种方式可能兼而有之。与传统恐怖主义相比,网络恐怖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攻击手段或目标的不同。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联络恐怖活动、传播恐怖主义信息等;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则通过攻击有影响力的网络目标来制造社会恐慌。网络在恐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才可认定为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单纯利用网络联络的恐怖活动不应被视为网络恐怖主义。
2. 网络恐怖主义的表现形式
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的数量和种类均在增加。网络恐怖袭击主要针对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系统,如金融系统、政府官方网站或重要基础设施相关的网络系统。尽管我国尚未发生大规模的网络恐怖袭击事件,但这类袭击仍需警惕。此外,恐怖主义组织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主义思想和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人员招募,招募效率大幅提升。互联网还成为恐怖分子搜集信息和资金的重要渠道,间接推动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思想的传播。
(二)网络恐怖主义的发展
网络恐怖主义的发展具有渐进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恐怖组织利用网络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起源较早,但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增加。互联网不仅成为恐怖分子培训和招募人员的重要手段,还被用于筹集资金和实施攻击。恐怖组织利用加密数字货币和强加密通讯技术,大大增强了活动的隐蔽性和侦察难度。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恐怖主义的新特点
1. 大数据时代恐怖主义在网络空间的融合
国际社会在互联网监管合作方面进展缓慢,导致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在网络上广泛交流融合。互联网成为恐怖主义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各种恐怖主义思想交汇融合,并在组织恐怖活动时展开合作。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监管合作滞后,使得不同核心价值追求的恐怖组织得以交流融合,各类恐怖主义也在网络恐怖主义中融合发展。
2. 大数据时代恐怖主义的去中心化趋势
传统恐怖主义组织通常呈金字塔结构,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恐怖主义活动的效率显著提高。部分恐怖组织通过互联网直接培训和指挥恐怖活动人员,实现了“独狼式”恐怖袭击比例的上升。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恐怖组织的人员管理结构,使得恐怖活动分布范围更广,信息传递更加隐秘快速,策划组织恐怖活动的效率提升,威胁加大。
三、各国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规制
(一)美国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规制
美国高度重视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和网络反恐制度。爱国者法案首次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网络恐怖主义,赋予了反恐部门新型侦察手段。此外,美国还制定了多项配套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网络恐怖主义法律体系。
(二)英国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规制
英国较早注意到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加强了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打击。特别是近年来,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网络恐怖主义的专项立法,授予警方高级别网络监控权力,并通过数据保存和调查权力法,要求网络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保留通信信息及相关用户信息,用以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三)俄罗斯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立法规制
俄罗斯将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和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置于相同的立法规制框架中,采用双层立法模式。俄罗斯宪法明确了恐怖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通过专门的反恐立法明确了恐怖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形式。2014年,俄罗斯通过新刑法修正案,加强了对利用互联网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刑事制裁措施。
四、大数据时代我国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立法规制建议
(一)加强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刑事立法
当前,我国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的刑事立法尚不完善,建议增设“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罪”或类似罪名,以统一规制以网络为工具或攻击目标的恐怖主义活动犯罪。这样可以更好地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反恐怖主义法的内容
反恐怖主义法应增加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和专项应对措施,加强对网络恐怖主义内容和信息的应对制度的有效性,形成制度化的应对流程,提升反应速度,使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更加迅速有效。
(三)增强不同立法之间的协调性
为了全方位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应增强反恐怖主义法、刑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多部法律之间的协调性。通过完善金融监管法规,加强对恐怖主义相关的资金流的全方位监管,确保各部门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中的有效配合,形成高效的打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