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 保护知识产权他们这样做

图灵汇官网

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前知识产权案件有哪些特点?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25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在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的案件办理情况、特点分析、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会上还公布了一个假冒注册商标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典型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上的新动向。

案件特点

在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了公安机关移交的涉及西部(重庆)科学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2起,涉及63人。其中,检察院提前介入了3起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有5起,建议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有8起,还有一起企业合规整改案件,以及4起知识产权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侵犯商业秘密。

目前,辖区内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案件罪名集中:主要集中在假冒注册商标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 线上线下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侵权行为较为普遍。 - 跨区域团伙作案:跨地区团伙作案特征显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购物平台实施侵权行为,从网上购进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然后在实体店销售获利。此外,一些案件涉及全国多个省份,显示出明显的跨区域犯罪特征。

办案新趋势

在发布会上,还公布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典型案例。李某某、原某某等人未经授权,通过购买光板电池和标识、包装盒等原材料,雇佣他人生产冒牌电池,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销售。

在此案的办理过程中,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重视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的电话号码、电子支付账户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对涉案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进行详细审查,最终确定全案销售金额为800万元,较以往大幅提升。

此外,检察官还发现这些假冒电池被销往了一些知名社区网购平台。针对这些平台存在的审核不严格、缺乏常态化巡查和抽查、维权力度不足等问题,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约谈了相关平台,并建议其加强整改,堵塞漏洞,建立长效机制。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科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