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市场波动较大,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业内专家指出,这种自购行为已经成为市场低迷时期公募基金的一种常见操作。基金管理人积极进行自购不仅能够为市场注入信心,还能实现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
然而,关于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历史盈亏情况,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将详细回顾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金合信基金”)历史上多次自购行为的具体情况。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创金合信基金的区间净申购金额达到5.01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区间净申购金额为2.10亿元。该公司在此期间共进行了273次申购,平均每年申购8.64次;同时,共进行了9次赎回,平均每年赎回0.28次。
粗略估算,创金合信基金的历史自购行为为其带来了约7909.41万元的浮盈(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不过,一些股票型基金产品如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创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费精选及创金合信物联网主题,其自购行为则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浮亏。
具体分析,李志武管理的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该基金近期表现欠佳,近一年回报率为-1.36%,近半年回报率为-17.72%,当前单位净值已经降至0.66元。
刘洋管理的创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费精选,该基金近二年回报率为-28.30%,近半年回报率为-9.16%,当前单位净值已降至0.64元。
周志敏管理的创金合信物联网主题,该基金近一年回报率为-11.03%,当前单位净值降至0.75元。
根据华宝证券的研究报告,从权益型基金自购组合的回测结果来看,在每次自购潮中,权益基金组合的表现都显著优于基准指数,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优势。除今年受市场系统性影响外,其余自购潮均实现了正收益。基金公司对普通股票型和高权益仓位混合型基金的选择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把握标的特性,并最终挑选出优秀的投资标的进行自购。
华夏基金也认为,如果在市场底部进行买入并在长期内坚持持有,通常可以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对于权益类基金而言,只要长期坚持,时间会带来较为理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