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逾期!18地市大数据曝光,到底谁安全?

图灵汇官网

2022年,对于全国乃至郑州而言,一个关键词必然绕不开:城投。

城投这一词汇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提及频率非常高。据克尔瑞数据,截至2022年7月,地方城投类公司已经获得了40%的土地。自集中供地政策实施以来,城投类公司在22个城市中的拿地金额接近9000亿元,占总金额的28%,拿地数量超过1000幅,占总数量的38%。这种趋势并未显著减弱,在最近的成都土拍中也得到了体现:第三次土拍中,地方城投类公司无论是在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占据了77%的比例,成为土拍市场的主导力量。

郑州也不例外,让我们回顾一下:

首次土拍中,拿地的有龙湖、永威、越秀、常绿、郑地、碧桂园、保利等。这次土拍中,我们看到了城投、国央企和民企的参与。

第二次土拍中,拿地的有郑地、保利、经开管委会、郑新科创、金水控股等,保利与城投的合作也引起了关注。

第三次土拍共有23块地,除了3块流拍外,其余均被城投托底,其他企业的身影难以见到。

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避免流拍,城投托底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然而,这些城投公司是否安全?下面是一则新闻:

持续逾期的城投公司包括: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古都发展集团、许昌建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那么,对河南而言,哪些城投公司更为安全?除了郑州,河南其他城市的城投公司情况又是怎样的?

首先来看河南省内18个地市的排名:

对于排名,各方意见不一,但从经济、债务和综合经济指标来看,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各城市的强弱。我们先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入手。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由税收构成,反映了城市的活力、工业实力和优秀企业的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

从2021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超过1000亿的城市只有郑州;超过200亿至1000亿的城市有洛阳、南阳、新乡、平顶山和安阳;超过100亿至200亿的城市有商丘、许昌、驻马店、开封、焦作、周口、三门峡、信阳、漯河和濮阳;低于100亿的城市仅有鹤壁。

郑州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遥遥领先,几乎是第二名洛阳的三倍。而鹤壁是唯一一个未突破百亿的城市。

从增速来看,安阳排名第一,漯河紧随其后,唯一下降的是郑州。

接下来,我们从城投债务率的角度来看:

城投债务率较高的前十名依次为:郑州、商丘、开封、周口、许昌、洛阳、三门峡、驻马店、平顶山和濮阳。尽管郑州实力较强,但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却在下降,城投债务率比2020年提高了67%,成为省内最高。相比之下,周口的债务率提高了69%,而平顶山、漯河和信阳则有所下降。

2021年,漯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大,城投债务率降幅最大。驻马店的债务率与去年持平,其他城市则普遍提高了40%-50%。

从GDP来看,河南的城市经济排序大致为:郑州、洛阳、南阳、新乡处于第一梯队;安阳、商丘、平顶山、焦作、开封、周口、信阳、驻马店、许昌处于第二梯队;濮阳、漯河、鹤壁、三门峡则处于第三梯队。

到了年末,购房时需要考虑自己所在城市的价值。

那么,城投债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截至2022年11月,城投平台存量债余额为5560亿元,涉及发行人118家。从评级来看,AA及以下平台占比最多,共67家。从债券类型来看,私募余额最多。

存量城投债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和省级平台,占比61.7%。其中,郑州的存量债规模最大,涉及平台最多,约有27家平台。

其次是商丘、开封和许昌,存量债规模在200亿以上。而濮阳、安阳、信阳和鹤壁的存量债规模较少。

以郑州为例,27家存量债平台中,市级和区级各有10家,国家级园区有3家,其他园区有4家。

郑州市级资产规模较大的发债平台前三名为郑州发投、郑州地产和郑州公投。郑州地产主要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建设。郑州发投则是最大的发债平台,负责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等业务,截至2021年底,拥有18家全资及控股一级子公司。郑州公投主要负责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其子公司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覆盖范围较广。

具体关于存量公募债的平台资料,可以参考相关图表。

从债务到期情况来看,城投债到期及行权压力主要集中在2023年至2024年,未来两年的存量债占比约为69%。2025年及之后的到期压力将逐渐减轻。

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政策和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然而,市场对政策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地方政府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来逐步改善。

对于河南而言,郑州是最具优势的城市,拥有更多资源、配套设施和企业。如果不选择郑州,至少应选择有价值的其他城市。否则,有些城市购买房产可能并不划算,在河南,“鹤岗化”的城市并不少见。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杜小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