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智、数实共生
11月25日至27日,2022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于无锡举办,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参观体验。此次大会期间,无锡市公安局推出了“智慧公安数字化管理”场景,这是无锡市正式发布的十大“数字城市典型场景”之一。
无锡市公安局积极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智慧法治公安、智慧数字公安及智慧民生公安,推动公安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此次展示的“智慧公安数字化管理”场景包括“交通大脑”、“e路通”、“太湖e警”以及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优化机制、再造流程和改善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化警务体系,助力平安无锡建设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
在“太湖e警”展区,部分观众亲身体验了移动服务的便捷。“只需打开‘太湖e警’小程序,即可轻松办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各类业务,还可直接获取包括不动产权证、结婚证在内的20余类电子证照。”无锡市公安局政务支队民警王尧表示,“太湖e警”小程序将87项业务整合到一个线上入口,实现了9个警种160项业务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其中事项数量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
无锡公安以线上、线下、自助端和网办中心“三端一中心”为框架,打造了“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机制改革和流程再造,显著提升了办事效率。
不仅如此,线下窗口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派出所的服务窗口升级为“太湖e警”综合服务中心,业务范围从原来的115项户政业务扩展到涵盖户政、治安、出入境、车驾管等263项业务。该中心配备了业务受理一体化设备“综窗助手”,集成23个外部设备,开发升级了“太湖e警”自助终端,为市民提供排队叫号、扫码亮证、无纸化填报、自助办理等数字化便利服务。
“交通大脑”与“e路通”构建智慧交通
在沙盘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智慧平安大道的代表性道路——南湖大道。这条长8公里的道路上部署了800多个智能感知设备,“交通大脑”可以为消防车开辟绿色通道,并对积压车辆进行自动放行。
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民警郭端阳向观众展示了“e路通”平台的操作流程:“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无锡交警公众号(‘e路通’小程序)一键报警,交警通过视频远程取证并实时定责,通常3分钟内完成现场撤离,5分钟内推送事故认定书。”
无锡公安以“要素数字化、远程可视化、管理协同化”为目标,建立了“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e路通”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围绕事故处理定责、救援、理赔、调解等关键环节,开发应用了事故快处、保险快赔、人伤快救、理赔快付、赔偿快调、风险快宣等“六e在线处理”功能。率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人、车、险信息互通,保险、医疗、公安数据的区块链应用共享,促进了当事人、交警、保险公司、路救、维修、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
“警航”与“警+”令实战体系如虎添翼
科技装备展区展示了警用无人机、交警“铁骑”、巡特警“铁鹰”及“警+”系列数字通信装备等。
“这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我们建立了飞手值守机制,每天出动20余架次警务无人机,对景区、商圈、易堵交通路段进行高空巡逻,及时发现交通拥堵和人群聚集等异常情况。”无锡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大队副大队长陈宏麟表示,借助飞控集成平台管理机型、远程操控、可视化指挥,可以初步实现“去飞手化”。
无锡市公安局大力推广警用无人机计划,用警航“添翼”警务。目前已建立了10个无人机方舱,并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专业飞手队伍,正加快实施“太湖·鹰眼”警用无人机计划,构建“覆盖全市、全警应用”的警用无人机实战体系,以“城市之鹰”守护“城市之安”。
“在接处警时,民警在地下车库、人流量大的商场等地,使用普通电台可能会遇到信号干扰问题。但这款警融通双模电台可以同时值守不同的通信组,确保接收和执行处警指令不受影响。”无锡市公安局通信保障处通信保障科民警张江介绍,此次展出的数字通信装备包括警指通、警视通、警聚通、警星联、警融通五类硬件设备和警速达寻呼软件系统。这些最新的通信装备为无锡公安提供了全天候、全地域、全覆盖的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