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深入建设,其示范引领作用逐渐显现。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自2016年2月获批以来,积极实践和探索,将大数据战略行动与试验区建设同步推进。这不仅促进了全省经济增长,还推动了政务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提升了民生应用和政府治理水平。此外,试验区在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数字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抢占了发展的先机。
自2014年贵州启动大数据发展战略以来,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贵阳贵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贵阳贵安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称号,成为承担全国大数据领域试验、试点和示范项目的最重要城市之一,“中国数谷”建设稳步前行。
大数据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贵阳在全国率先设立专门的大数据行政管理部门——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并颁布了全国首部关于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措施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贵阳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唯一的大数据安全靶场。
数字产业持续壮大。贵阳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多家企业跻身中国互联网百强。华为云全球总部落地贵阳,本土企业如易鲸捷也在不断成长。医渡云和满帮成功上市,进一步推动了贵阳贵安大数据企业的繁荣。自贵阳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贵阳贵安实施“软件再出发”行动,重点发展云服务、信创和数据要素流通等产业,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大数据企业数量突破5500家。
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贵阳贵安通过“万企融合”和“千企改造”项目,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众多企业成功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贵阳贵安的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1.8,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农业物联网的普及和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推广,使得“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被评为2022年“信息消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智慧旅游项目如“一码游贵州”也加速推进,服务业正向平台型、智慧型和共享型升级。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的建立,使贵阳贵安的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数字新基建进展迅速。贵阳·贵安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节点,成为全国第13个网间互联顶层节点、中西部地区首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西部地区第三个国家顶级域名节点。截至2022年上半年,贵阳贵安已建成超过18000个5G基站,实现各区县及乡镇的5G连续覆盖。目前,已有华为、腾讯、苹果和三大运营商等七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十四五”期间预计服务器规模将达到400万台,贵阳贵安将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数字经济的品牌效应日益增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国际性盛会和世界级平台。贵阳还设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并于今年3月完成重组,成为国有企业,致力于培育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交易生态系统。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12月正式批准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阳贵安正全力推动该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展示区。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引进226家企业。
回顾过去,贵阳贵安的数字经济发展是贵州省整体快速前进的一个缩影。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大数据产业将以这些试验区为引领,形成多区域集聚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