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贵州站活动于8月26日在贵阳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行业专家以及实体经济企业和大数据融合服务商,共同探讨大数据如何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多方共同发展。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及竞争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蔚玲指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至关重要。
贵州省一直致力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据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达到20.6%,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表示,该中心正积极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提供高端咨询服务和产业纽带服务,助力各地、园区的规划布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该中心将继续围绕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介绍,贵州通过“百企引领”计划,大力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千亿级产业。特别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贵州的产业规模从“十三五”时期的全国第26位跃升至第16位,连续12个月保持全国增速第一。此外,通过“万企融合”行动,贵州已累计打造融合标杆项目409个、示范项目4326个,带动9217家企业参与融合,超过25000家企业实现了核心应用“上云”。目前,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2.5,比2017年提升了8.7,三次产业融合进程整体进入中级阶段。
在活动现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发布了《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报告》,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关于“实体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东数西算”等议题的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