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本文主要探讨了数据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新思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价值的建议吧!
去年的3·15晚会揭露了多个侵犯隐私的事件,如低配的儿童智能手表、免费WiFi漏洞以及浏览网页时泄露手机号等。这些事件揭示了网络信息安全和儿童互动产品的信息安全问题。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社交数据,这些数据被解码并用来描绘人物画像和社交图谱。数据科学家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人们的偏好和倾向,这使得数据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然而,数据的价值不仅限于此。亚马逊公司的前首席科学家安德雷斯·韦思岸指出,每个人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数据为自己谋利,而不是单纯地分享信息。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成为了消费者必须掌握的技能。数据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控制我们的生活。随着数据革命的发展,新的游戏规则和权利关系也在不断建立。
社交数据不仅仅存在于社交媒体中。例如,当我们使用地图软件时,也会产生社交数据。社交数据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预计到2020年,不到一个小时就能产生相当于2000年全年的数据量。
许多商业模式正是因为社交数据的存在而得以发展。在中国,大众点评不仅仅是一个应用,它实际上是一家数据提炼公司,通过收集用户数据来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的价值在于它对决策的影响。例如,PM2.5数据对于户外活动的决策非常重要。社交数据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选择伴侣、工作地点、药物治疗方案等。
数据素养是指能够利用数据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电子商务公司会用数据预测我们的行为,银行会用数据评估信用等级,雇主会用数据决定是否雇用我们。然而,我们个人还需要进一步利用数据带来的好处。
尽管数据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隐私问题。在互联网上,隐私权并不是一个有效的保护手段。消费者需要在数据带来的便利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例如,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我们可能会分享自己的位置信息。
数据服务商的推荐和分析结果对决策有重要影响。消费者需要主动参与,了解数据服务商的工作机制,明确哪些参数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此外,消费者还需要了解数据的不确定性,并善于预测数据分享的结果。
数据素养意味着在风险和回报之间做出权衡。虽然大数据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但最终的选择仍然取决于个人。数据素养是一种必备技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数据。
数据公司并不能确保所有的数据都能为我们所用。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数据主权,包括修正数据、模糊处理数据、试验数据以及导入和导出数据的权利。这些权利有助于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控制力。
数据公司已经像水龙头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大数据和社交数据的价值在于它们被人们忽视的程度。我们需要让数据服务于人类,而非被数据控制。数据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优秀的企业能够通过数据解决问题。数据主权是消费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用数据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