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看中国网民:月入超5000元占三成,9亿人用上健康码
孔德虹
2021-02-04 07:20:31
图灵汇官网
概述:
近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第47次发布揭示了中国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情况。截止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9.89亿,相比2020年3月增加了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0.4%。报告特别关注了不同收入水平网民的分布,指出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为32.7%,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群体占比则为29.3%。
关键信息:
- 庞大网民规模的积极作用:庞大的网民基数在应对新冠疫情及其常态化防控措施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推动经济活动和信息流通的关键力量。
- 健康码的创新应用:疫情期间,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接触并保障安全性,支付宝开发了一款电子健康卡,用户只需在线填报健康信息即可获取个人健康码,这一举措极大地优化了疫情下的健康管理流程。
- 数字化抗疫的成效: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的“防疫健康码”,实现了近9亿人的申领,超过400亿次的使用记录,支撑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码通行”模式,凸显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关键作用。
- 非网民群体面临的挑战:虽然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有约4.16亿非网民群体未能充分接入网络,特别是在出行、消费、就医和办事等环节遭遇不便,尤其是健康码的使用问题尤为突出。
- 直播电商的兴起:中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截止2020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7.82亿,其中66.2%的用户曾通过直播电商平台进行购物,反映了直播电商的受欢迎程度。
- 电商平台的竞争格局: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主要电商平台在市场中占据显著份额,阿里巴巴拥有超过7.79亿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而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达到了7.313亿。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加入,为电商平台带来了更多竞争者。
- 在线教育和医疗的普及:在线教育和医疗领域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了3.42亿和2.15亿,占网民总数的34.6%和21.7%,反映了远程服务在疫情期间的快速增长趋势。
结论:
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增长,还有效应对了公共卫生危机,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然而,仍需关注非网民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促进全民共享数字时代的便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