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希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以及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同仁来说,掌握产品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产品分析不需要具备高深的编程知识,也不需要精通复杂的算法,[b]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和关键指标[/b],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众所周知,产品运营的目标是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的各个方面,吸引更多用户。因此,在产品数据分析中,[b]一个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分析模型——AARRR模型,被广泛采用。[/b]
AARRR模型涵盖了用户运营周期中的五个重要阶段: [indent] 用户获取(Acquisition):新用户接触产品 用户激活(Activation):用户在产品中完成一项核心任务,并获得良好的体验 用户留存(Retention):用户持续使用产品 用户收益(Revenue):用户行为为产品创造收益 用户推荐(Referral):用户推荐他人使用产品 [/indent]与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相关的指标也围绕这五个阶段展开。
01 用户获取指标
用户获取,即拉新,是指让用户了解并试用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常会利用多种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b]然而,如何选择最佳渠道,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拉新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b]因此,渠道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渠道ROI:即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为利润/投资*100%。当运营活动的ROI大于1时,说明该活动是有利可图的。
日应用下载量:仅仅点击下载并不等于下载完成。
02 用户活跃指标
激活用户并不等同于用户注册成功。激活更多指的是用户对产品核心功能的使用情况。例如,短视频软件需要用户观看一定时长,而聊天软件则需要用户完成一次对话才算激活。
用户活跃度是运营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在移动端、网页端还是微信端,都有相应的指标,主要包括: - 日活跃/周活跃/月活跃: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不限于打开APP。 - 活跃率:活跃用户在总用户量中的比例。 - PV和UV:PV指页面浏览量,UV指独立访客数。由于微信浏览器不会长期保留cookie,手机端的IP也经常变动,因此统计UV时可能会有误差。 - 活跃用户占比:活跃用户与总用户的比例,用于评估产品健康状况。 - 用户会话次数:用户打开产品并操作到退出的整个过程。网页端默认为30分钟内,移动端为5分钟内。 - 用户访问时长:一次会话的持续时间。
03 用户留存指标
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产品后,过了一段时间还能继续使用,这样的用户称为留存用户。用户激活后如果不留存,最终也可能流失,因此留存阶段至关重要。
04 营收指标
用户激活后成为正式用户,这时需要考虑如何获取收入。常见的营收指标包括: - 付费用户数 - 付费用户占比:每日付费用户与活跃用户的比例,或者总付费用户与总用户的比例。 - ARPU:某时间段内用户的平均收入。 - ARPPU:某时间段内每位付费用户的平均收入。 - 客单价:每位用户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 复购率:购买次数超过一次的用户占所有购买过的人的比例。 - 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通常通过ARPU乘以用户生命周期计算。
05 用户传播指标
当产品有一定规模的用户后,需要考虑激发用户间的自发传播。自传播的主要指标是K因子(推荐系数)。
这些指标可以整合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利用简道云的数据工厂,根据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数据模型,进而搭建仪表盘BI,展示所有指标及其各个维度的分析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