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由“中国建设报”主办、“百度”承办的“车路同行 双智驱动”论坛。此次论坛发布了《从智能网联的技术创新到数字车城的持续运营——百度ACE“双智”实践蓝皮书》。该报告基于百度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经验,分析了“双智”协同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路径,并探讨了可持续的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许多城市也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智慧城市的智能基础设施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石,而智能网联汽车则成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切入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双智”协同发展应运而生。它不仅构建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新感知体系,还促进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民众出行体验、城市交通管理和治理效率。
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双智”发展,该报告建议采用“适度超前+利旧升级”的理念。通过百度的AIR(AI Road)智能道路系统,建立了与自动驾驶系统类似的传感器、计算单元、软件和云端系统,并部署了与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同源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系统,从而形成了路端的“自动驾驶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还能通过软件的OTA升级持续为数字城市的智能交通提供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百度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智能交通需求,建立一个集成了AI引擎、业务引擎和数据开放平台的城市道路网络。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对各种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感知设施的静态信息以及车辆、非机动车、行人和交通流的动态信息的精准分析。通过持续的服务运营,该平台不断挖掘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对于车路行的需求,从单一视角转向全局视角,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城市交通。
首批“双智”试点城市在实施半年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亦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对路口和停车场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部署了智能路侧感知和通信系统,并统一接入云控平台,支持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智能网联公交车的运营。此外,广州也将车城网平台与各类监控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智能感知、精准分析和业务管理闭环,实现了车辆、道路和人员的联动监管,显著提升了道路运输的管理水平。
报告还详细探讨了政府、地方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智能交通运营商四方协同助力“双智”落地的运营模式。政府负责主导和制定规则,地方国企负责建设和运营,高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智能交通运营商则负责软硬件维护和数据处理。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城市交通商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认为,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发展旨在吸收第一批试点的经验,探索“双智”协同发展的广泛落地路径。而这份“双智”蓝皮书的发布,将有助于推动城市智能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服务于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