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泉州的一位同行将纸尿裤成功销往东南亚市场,并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这引起了整个商家圈的关注。
作为行业老手,王志伟在泉州的纸尿裤行业深耕了十余年。在他看来,泉州的商家长期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仅依靠代工为生,很少有机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然而,同行的成功案例使他感到既惊讶又在意料之中。
三十年前,国外品牌如帮宝适和好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泉州凭借其地理优势,成为了主要的代工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代工生产,当地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无纺布等原材料的企业。尽管泉州的纸尿裤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但长期依赖代工模式,导致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当地商家一边在代工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挣扎求存,一边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和电商。
直到2019年前后,泉州的纸尿裤产业在拼多多平台上取得突破,许多商家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了销售额破亿,产业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两年,王志伟注意到,当地商家的竞争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以前卖8毛钱一片的产品,品质匹配的也是8毛钱的;现在卖8毛钱的产品,用了更好的导流纸,增加了更多吸水高分子,品质匹配的都是1块钱以上的。”王志伟表示,这意味着同样的产品成本提高了约8%,但在拼多多上的复购率却增长到了40%。
短短五年,泉州的纸尿裤产业从代工转型到拼多多,从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这些转变成为泉州纸尿裤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上世纪90年代,海外纸尿裤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泉州因其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代工生产的主战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泉州形成了以天娇、利澳为首的代工产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代工利润逐年下滑,泉州纸尿裤行业早在十几年前就面临着生存危机。
利澳纸业,作为泉州的头部代工企业,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面对利润下滑的困境,利澳在十年前开始转型自主品牌形象,期间经历了多次尝试和失败。例如,2013年公司曾尝试通过商标授权来扩展市场,但最终未能成功。
2013年后,利澳开始布局电商平台,尝试多个传统电商平台均未取得理想效果。直到2019年入驻拼多多,利澳的销售额迅速增长。据利澳电商负责人陈雪介绍,“平台的流量非常大,入驻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五千万元,从千万到破亿也只用了半年时间。”
总结利澳成功的经验,陈雪认为一是拼多多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二是吸引了大量的新消费群体。
“尤其是95后和00后,他们成为父母后,不再迷信国际大牌,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产品质量。”陈雪说,当一片纸尿裤海外大牌售价三块,而泉州产品只需一元,且质量相差不大时,本土品牌便具备了明显优势。
利澳曾对一款名为“畅吸”的纸尿裤进行升级,采用性能更好的吸水材料和泡泡腰围,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这一策略被市场验证后,今年利澳新增了40多条生产线,日产能高达2000多万片。
钟芬华,当地一家规模中等的纸尿裤商家,也曾因转型而苦恼。2011年涉足代工时,利润已极为微薄。面对转型的压力,钟芬华最终决定跟随利澳的步伐,尝试在拼多多上销售产品。今年9月,一款改良后的无感腰围纸尿裤在拼多多上线,复购率远超常规款。尝到甜头后,钟芬华调整了经营策略,减少新品研发频率,转而对多款经典纸尿裤进行功能升级。
谈及转型过程中的挑战,钟芬华坦言,“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要在不涨价的情况下提升产品质量,需要极大的勇气。”幸运的是,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帮助商家减轻了负担。
王志伟提到的布班迪是泉州知名的纸尿裤品牌,其所在的集团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元。
据布班迪拼多多负责人郭云波回忆,2022年接手品牌运营时,品牌在拼多多的销售额仅为数千万元,不到两年时间便攀升至两亿元。
在拼多多平台上,郭云波最深的感受是品牌的冷启动时间极短。例如,2022年推出的“甄芯薄”纸尿裤,仅用一周时间,日销量就达到近万单,最终贡献了店铺当年六成的销售额。
“平台有庞大的用户群,成熟品牌很容易吸引拼多多用户的搜索和购买行为,所以店铺能在短期内迅速成长。”郭云波感慨道,如果能更早布局拼多多,布班迪的市场表现可能会更好。
宜婴,泉州另一家知名纸尿裤品牌,近两年也将重心转移到了拼多多。其运营负责人林志坚表示,宜婴主打高端纸尿裤市场,此前一直专注于内容电商。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志坚发现了拼多多的商机。
“就拿我们的同事举例,早期可能只是在平台购买水果和鸡蛋,但现在也会购买手机和高端白酒。”林志坚意识到,拼多多多元的用户结构及需求同样适合宜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林志坚在拼多多上架了一款“新梦想家”纸尿裤。这款产品将芯体层的厚度压缩到了两毫米,销售额迅速突破四千万元。
验证成功后,林志坚继续加大对拼多多的投入,上架了多款拳头产品。例如,今年九月刚上架的新品山茶裤,月销售额很快接近百万元,十月份更是翻倍达到两百万元。这让林志坚信心倍增。
“福建人习惯使用茶油改善婴儿‘红屁屁’症状,因此我们将茶油添加到纸尿裤中,这也是宜婴近两年的核心产品。”更让林志坚兴奋的是,山茶裤经拼多多初步打开市场后,增强了宜婴与海外品牌竞争的信心。
目前,海外纸尿裤单片定价集中在三元左右,山茶裤1.3元的定价虽仍有差距,但较宜婴常规产品已有显著提升。
近年来,布班迪所在集团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今年总投资12亿元的新工厂也投入使用。这让郭云波意识到,泉州纸尿裤行业正在经历规模效应的比拼。“现在大家的规模做大了,开始围绕质量、价格等整体效率竞争了。”
入驻拼多多五年来,利澳不仅拓展了生产线,还涉足无纺布等原材料领域,进一步压缩了生产成本。
“我们延伸到原材料环节后,生产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据陈雪介绍,如果一般工厂的纸尿裤(单片)生产成本为五毛钱,利澳仅需四毛钱。
成本优势扩大后,泉州纸尿裤开始销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利澳专供海外的新品牌优厘,已在东南亚等市场站稳脚跟,带动集团年销售额逼近四十亿元。宜婴所在的集团,海外市场年销售额也高达数十亿。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福建省出口纸尿裤金额达53.4亿元,占全国纸尿裤出口额近六成,其中东盟是主要市场。
在陈雪看来,东南亚靠近中国,当地华人众多,消费习惯与中国大陆相似。在拼多多等平台完成质量升级后,泉州纸尿裤自然更容易打入当地市场。
不久前,王志伟听说一位泉州同行将纸尿裤卖到了东南亚,产品供不应求,这让他感到非常诧异。“朋友做安睡裤的,以前在泉州单片卖一块钱,在东南亚卖两块钱都有人抢着要。”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纸尿裤这种品类在泉州已经非常成熟了,在东南亚市场的需求才刚刚被挖掘出来,我们先进入就有先发优势。”王志伟说,就像三十年前海外品牌进入中国一样,不同的是,如今的海外市场泉州纸尿裤变成了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