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市场竞争激烈,经过500多天的角逐,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成绩单已经揭晓。根据外部媒体智能超参数统计,2024年1月至9月期间,大模型相关的中标项目共计653个,其中216个项目未披露金额。剩余437个项目披露的中标金额为20.75亿元,相比2023年全年(7.89亿元)增长了163%,显示出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央国企客户群体成为这一市场的主力军。这意味着央国企作为“人工智能+”的先锋,正积极与头部大模型公司合作,推动大模型的发展。
根据统计,2024年前三个季度,从中标厂商情况来看,大小科技企业依然是中标的主要力量。以科大讯飞、百度、智谱等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强大的通用底座能力,获得了最多的中标项目,均超过了两位数。其中,科大讯飞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中不仅中标金额最高,而且中标项目数量也位居首位。这反映出央国企等重要客户对科大讯飞AI技术的认可,以及对其星火大模型不断迭代和落地能力的信任。
科大讯飞的中标项目覆盖了通信、金融、能源、教育等多个行业,成为央国企的首选大模型供应商。在中国海油、绿发集团、中国石油等大型央国企的选择中,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行业数字化转型。例如,中国海油于10月14日正式发布了“海能”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依托于星火大模型的深度支撑,推出了针对海上油田稳产增产、安全钻井、海工制造、设备维护、液化天然气贸易、油气销售等场景的专业模型,以及针对招标采购、员工健康、辅助办公等需求的通用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和业务协同,提升了产业的数字化水平。
除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星火大模型还与中国绿发合作,在绿色产业中构建了行业大模型。9月22日,中国绿发与科大讯飞联合发布了“泰山大模型”,并宣布将共建首个央企AI总部。泰山大模型基于星火大模型的强大通用底座能力,结合中国绿发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能够高效地服务于绿色能源、低碳城市、幸福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场景。此外,星火大模型的AI助手能力也被应用于中国绿发的日常管理中,实现了各部门数据资产的统筹管理,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大模型成果是由中石油的昆仑大模型实现的。作为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的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昆仑大模型由中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企业联手打造。8月15日,中石油展示了昆仑大模型的建设成果,其中星火大模型为“员工助手”、“行业专家”的研发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例如,“员工助手”能够帮助员工在公文撰写、会议助手、智能运营问答、规章制度咨询、营销策划等办公场景中高效解决问题,数十万员工将在大模型的支持下提升工作效率。
科大讯飞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央国企的认可,主要得益于其基于国产算力底座构建的自主可控生态系统。去年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联合华为打造了国内首个万卡规模的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并启动了更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训练。今年6月27日,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发布,成为目前唯一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全民开放大模型,展现了“国产算力+大模型”的强大合力。星火大模型自发布以来,一直在深耕B端市场,通过与各头部企业共建20多个行业大模型,在能源、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这些垂直领域的成功应用,使得央国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所需的大模型,从而推动内部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随着头部企业的商业化进程加快,讯飞星火的标杆效应愈发显著,已成为央国企推进大模型的首选。
科大讯飞坚持稳健发展,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星火大模型的商业化进程,呈现出逐步领先的优势。在即将举行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讯飞星火大模型将发布最新版本,进一步提升大模型底座能力,并发布多模态视觉交互及超拟人虚拟人交互能力,以及面向行业应用及生态发展的多语言认知大模型和更多应用产品。这些新功能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模型规模化应用需求,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