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最近出台了《重庆市“机器人 +”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目标是加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让机器人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这项计划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制定。
按照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将在重庆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并取得重要成果。重点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智能建造、公共服务以及特种应急。
在制造业,机器人将服务于汽车行业、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行业,助力数字化升级。具体应用包括智能检测、装配、搬运、焊接和喷涂等任务,还将开发特色工业机器人,提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整体方案,推动重载、协作和复合型机器人的创新发展和普及。
农业方面,机器人将帮助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它们将在播种、收割、分类、清洁、消毒以及初级农产品加工中发挥作用,推动机器人与农业生产的结合,鼓励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
智能建造领域,机器人会参与到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项目和水利设施建设中。典型场景如混凝土铺设、平整墙面地面、装饰装修、测量测绘、管道维修和地面铺设等。此外,还会研发专门的建筑机器人来生产预制构件和施工安装,探索人机协作的新方式。
公共服务方面,机器人会在学校、公共设施、数字医院和健康社区中投入使用。应用场景涵盖移动服务、智能识别、自动诊断、精准定位和医疗辅助等领域,推动教育、讲解、手术、养老康复和残疾人支持等方向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
特种应急领域,机器人将针对能源设施、公共安全、极端环境和特殊任务需求,在应急救援、地质勘探、电厂巡检、无人配送和城市巡逻等方面发挥功能,推动特种应急机器人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
通过以上措施,重庆希望在2027年前扩大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带动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