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活动中,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2.0(简称“伏羲”2.0)正式发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伏羲”2.0为核心的技术联盟。相较于去年的1.0版本,此次发布的“伏羲”2.0在中期天气预报和次季节预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针对新能源、航空运输等关键行业进行了优化。
“伏羲”2.0的升级亮点包括:
增强气象导航能力:通过优化伏羲大模型,实现了对未来15天内每小时的精准气象预测,空间分辨率达到了0.1度,显著提升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全面海气交互模型:构建了海气耦合模型,整合了风浪、涌浪、海温等因素,提高了全球范围内的风、浪、流、能见度等预测精度。
强化极端天气预测:针对台风、极端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进行了专门优化,提升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精度。
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此次发布的“伏羲”2.0是全球首个专门为优化气象条件而设计的大模型,它提供了更为精确的风速、辐照和发电能力预测,有效提升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平衡了电网负荷,减少了弃风弃光现象,相当于为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安装了智能导航系统。
研发团队还透露了“伏羲”的未来升级计划:
推进“端到端”气象大模型:构建基于气象大模型的同化系统,实现多种卫星资料的同化(微波、红外等),减少对传统气象模式的依赖。
开发地球系统大模型:旨在实现大气、海洋、陆地、冰冻圈的全面预报,探索大气污染、气候风险的预测机制。
构建国产化再分析数据集:利用大模型构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产化再分析数据集,实现气象数据处理的国产化,减少对外部数据资源的依赖。
以上信息展示了“伏羲”2.0及其联盟在智能气象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推动气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服务社会多个领域的需求。